第9章 顺应个性,激发一颗天才心2在线阅读全文

小说: 教育孩子没那么复杂作者: 黄永华字数: 10922更新时间: 2019-02-2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孩子没那么复杂在线阅读全文,赏识教育:有利于开发孩子潜能

赏识教育法的倡导者周弘的女儿婷婷能够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许多人都说她是天才,周弘也相信她的智商应该比同龄人高得多。可是,几次智商测试的结果都在100~11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这下,婷婷觉得自己天资平平,有点灰心丧气。

这时周弘开导婷婷,说:“女儿啊,老爸认为目前的智商测试是低水平的,它只能测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一般智商,根本无法测出人的创造力、悟性、想象力等高级智商。看来你的大脑太灵了,聪明到连智商测试都测不出来。”

婷婷顿时心花怒放,又找到了天才的感觉。所以说,人的精神能量一旦爆发,天赋的火花一旦点燃,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孩子“行”,哪怕他是一个弱智的孩子,一个有残疾的孩子!享誉全球的女作家海伦·凯勒不就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吗?

在为一位老画家庆贺90寿辰的时候,有记者问老画家:“您的启蒙老师是谁?”他说:“我的父母。”其实,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但他们从儿子画第一张画起就不断地赞美他、赏识他:“我们家要出大画家了!”从而,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周弘先生在巡回演讲中曾讲到过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在一次保龄球大赛中,一位年轻的选手脱颖而出,过五关斩六将,夺得了大赛冠军。有记者询问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年轻人微微一笑,指着他的爸爸说:“这得感谢我的父亲。他是一位不寻常的父亲。每当我出手时,我想到的都是‘全中’。”大家把目光投向他的父亲,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站起来,缓缓地说:我认为自信心是孩子的立身之本,为培养儿子的自信,从小就对他进行特殊的训练。通过看电视,让他迷上了保龄球,并让他感到保龄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而且经常跟儿子说,说不定你能打得好。就这样,儿子渐渐对保龄球产生了兴趣。

记得我第一次带他去打保龄球,那是我一个朋友开的保龄球馆。我想,为让儿子找到打球的感觉,就要提高他的成功率,以激发他的兴趣。我请朋友把球的数量增加一倍,这样儿子的成功率便提高一倍。于是,第一次打球,就全中了,儿子旗开得胜,乐不可支。

“从此他就很愿意打保龄球,因为每一次他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随着儿子技术的提高,保龄球的数量逐渐减少,回到标准数量,儿子打保龄球也是百发百中。这时,儿子的自信心已经坚不可摧,没有失败的阴影干扰他。”

父亲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儿子后来成为职业保龄球选手。

第二个故事: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一家人相依为命。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养活一家子,儿子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一直都很懂事。

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郁郁不乐,显得心事重重。

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也不肯说,他不想为难父母,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

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又过了几天。

儿子惊喜地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

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睛,没说什么,把钱递给了儿子。

儿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儿子忧郁地嘟囔着。

父亲意识到自行车对儿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次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但在父亲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回,大喜来临,儿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对父亲说:“我中了,我中到自行车了,我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

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只是那辆自行车他一直保存着。

第三个故事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

我的一个老同学来电话,让我帮他教育教育自己的“逆子”,他连“儿子”都不愿意说。

“会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我心想,便答应“见识见识”。一见面,那孩子不仅长得眉清目秀,而且非常懂礼貌,怎么会是“逆子”呢?

我对老同学说:“孩子肯定不是‘逆子’,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咱们改天再聊,我今天跟你儿子谈谈。”

他们夫妇退了出去,我才说了几句话,孩子便泪流满面地告诉我:我妈妈从小就把我当做炫耀的资本,因为我的成绩一直非常好,经常得双百。可好马还有失蹄时,有一次我不小心,两门功课都只考了90多分,结果老师批评我,同学讽刺我。

回家的路上,我渴望着在这关键的时候,爸爸妈妈能拉我一把,谁料他们知道后竟凶神恶煞般地抓住我就是一顿打,把我的心都打碎了。

我不服气,咬咬牙学习又上去了,可这一上去反而糟了,因为我妈妈得出了一个结论:教育小孩简单,一个字就行--打!

从此以后,他们稍不顺心就打,打来打去,把我的自信心都打没了。上了初中,我的成绩越来越差,从第8名下降到第19名,而我妈妈的打法则在逐步升级,从用手打发展到了用木棍打。

现在要分快慢班了,爸爸妈妈又威胁我,‘如果进不了快班,你就别想读书了。’我感觉自己是在恐惧的环境中学习,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考试的时候,我脑子里总在想:‘考不好怎么办?’说吧,肯定要挨打;不说,妈妈最讨厌撒谎的孩子,打得更厉害。

“人生怎么这么苦?想放弃,又不甘心;想奋斗,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肯鼓励我!”

这么小的小孩子就发出了“人生苦”的感叹,做父母的有何感想呢?

美国教育家把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概括成四个字:信任孩子。我国当代最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诫人们要“相信儿童,解放儿童”,也是把相信孩子放在首位。

很多家长一味强调孩子的天赋,人的天赋固然有差异,但是人的天赋与人的潜能相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还有一些家长在为孩子的生理残疾忧虑。其实孩子的生理残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俗的偏见。周围的人不是全面地认识孩子,而是紧盯着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心理残疾的厄运,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残疾中苦熬人生。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上学后也是“呆头呆脑”的,教导主任曾断言他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然而,身为机电工程师的父亲,在大家都看不起他的孩子、孩子也怀疑自己笨的时候,不但没有指责和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地鼓励他。

他为爱因斯坦买了一盒积木,然后让全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每搭一层大家就给他一阵热烈而真诚的掌声。他的自信一点点地复苏了,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诗:“您的孩子并不是您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他们通过您来到人世,却不是您的化身;他们整天和您生活在一起,但并不属于您。”

别看孩子们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个悲惨的世界和一个希望的世界,它们一刻不停地厮杀着、搏斗着,焦点无非就是“我行”还是“我不行”,“我完了”还是“我没完”,“大家看得起我”还是“看不起我”。做父母最重要的是应该给予孩子力量。

著名球王贝利、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初上赛场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每逢比赛,母亲都要坐在第一排,为自己的孩子高呼“加油”,鼓掌欢呼。每当他们胆怯的时候,只要看一眼母亲,浑身便会像过电一样,充满力量。

我们必须把孩子的人生当作跑道和战场,不停地为他们鼓掌欢呼,为他们“加油”。我们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被打倒,也相信自己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胆量和气魄,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忌:拔苗助长,毁了孩子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在《幼儿才能开发》一书中写道:

“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

“摧残”两个字,发人深省。家长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

多湖辉在书中写道:“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书中得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正是被他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掐掉的。”

只有错误的父母,没有错误的孩子

许多知名的人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年幼时曾受到父母的极度催逼,结果留下终生的创伤。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的父亲在他少儿时期就无情地催逼穆勒,不允许他有假日,惟恐打破他天天刻苦学习的习惯,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事无巨细都对他严加管束,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他痛心疾首地回忆了受父亲压制的情景:

一有错误就得立即纠正。开始讨论时,父亲往往采用轻松愉快的交谈式口吻,一旦出现数学错误,这种口吻便会戛然而止。继而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就一下子变成了血腥的复仇者。

卡尔·冯·路德维希是一个著名而悲惨的例子。卡尔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父亲不停地催逼他,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他的学业半途而废了。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儿子高等数学,强迫他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他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卡尔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3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

然而,开始的辉煌瞬间转为暗淡。卡尔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超高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的教育,那他的发展就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所有的孩子本来都是可以成为天才的,但为什么只有少数孩子成了天才呢?

错误的正是父母,是父母错误的教育造成的。那些父母一心想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小天才或小神童,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最终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与怨恨。孩子能有好的未来吗?

英国权威心理学家迈克尔·豪说,试图使孩子成为天才的父母经常向孩子灌输大量知识,结果,孩子到6岁时“会失去动力”。

父母扼杀、摧残孩子的天才,表现为两个最大的误区:

首先,把家庭早期教育当成是学校正规教育。

冬冬,自2岁起他父母就教他背古诗,开始这小家伙进步很快,家长也常表扬他,但慢慢地,厌烦感开始流露在他可爱的脸上和眼神里。那天,去幼儿园报名的他能当场背诵许多首诗,令在场的老师和家长称赞不已。然而开学不久,老师就发现他虽有一定的记忆力,却少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在智力发展和活动能力方面,比其他同龄儿童大为逊色。对游戏活动和上课没兴趣。发给玩具,只是胡乱拨弄一番就兴致索然了。就是说,冬冬的综合素质很低。

像冬冬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许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灌输知识”,让他们早读书,早识字,从小就懂得许多知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一些父母对于刚刚学讲话或二三岁的孩子就成天叫他们识字、数数,强迫他们长时间学习那些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书本知识。

孩子记不住,或一时学不来,就骂他们笨,甚至进行恐吓和体罚,弄得孩子担惊受怕,无所适从;有一些父母只要孩子读“正经书”,连“小人书”也禁止孩子看,弄得孩子哭哭啼啼,好不伤心;有一些父母担心“贪玩”的孩子难以成才,就成天把孩子关在家里读书,不许他们嬉戏玩耍和外出活动,弄得孩子坐立不安。

上述做法,虽然出自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非但激发不起孩子学习的热情,反而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厌恶读书求知的不良种子,使成功的智力开发成为泡影。殊不知,孩子的生性就是好动、好奇、好玩、好胜。他们需要的是游戏、玩耍、交往活动、表扬和有趣的故事,甚至争吵和打闹。

父母不懂得这些,只一味强制灌输知识,必然行不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其次,强迫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一些父母鼓励孩子学画画,学乐器,学唱歌,学舞蹈,不惜重金购买钢琴,交纳学费,聘请名师,只为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以便孩子日后在升学、就业时事情好办一些。

某晚报曾登载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家庭,父亲一心希望孩子长大成为钢琴演奏家,他借钱买来钢琴,请来教师,强迫他4岁的孩子每天要连续弹奏好几首曲子,不然就是责骂和体罚。……结果孩子望琴生畏,竟然拿起菜刀把自己的手指和钢琴一起砍掉。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例子呀!日本儿科学会会长内藤寿六郎认为,儿童大脑发育在5~6岁前是以情绪和感情为主,以后才以知识为主。儿童初期阶段实际上是打心理基础的阶段,此时如果心理安定,孩子会有丰富的心理世界,从而奠定一生的基础。当然,在5~6岁之前,如果给孩子适当的刺激,其知识领域也会得到正常扩展。这个阶段,孩子知识的扩展适宜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进行。蒙台梭利教学法主张让孩子决定他学习的时机,他想学习,父母跟进;他不愿意,不能强迫。在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会成长得最快最好。

父母之命: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求知兴趣

天才总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而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投入其中。一旦他或她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灭。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从威特、塞德兹、巴尔等的培养过程,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诚然,自古以来,像威特、斯特娜夫人等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并不多,尽管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他们的成功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发展。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天才产生的秘密在于保护和激发孩子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热情。一般认为天才犹如抽签,几千万人当中只能有一人被抽中。因而,孩子多被丢开不管。努力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的父母几乎没有。然而,在良好的教育下,天才是可以大量涌现的。

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能力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天才的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人的劳动来实现的。简单劳动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做父母的如果要想使孩子有出息,就应让他们多做游戏。在人类历史上,尽管许多天才在他们的热情之火刚刚燃烧起来时就被他们的父母给吹灭或浇灭了,但人类历史上还是留下了一些幸运的种子,这些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种子熊熊地燃烧了起来,势可燎原。天才就是在这时产生的。

音乐家亨德尔的父亲本来想把他培养成一名法学家。但是亨德尔从5岁开始对音乐入了迷。他的父亲对此非常气愤,心想:“这还了得!”于是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限制,甚至因为小学有音乐课,他父亲居然不让他上学。但是,由于亨德尔幼年时期的热情之火已经旺盛地燃烧起来,想扑灭也已经来不及了。尽管父亲竭力阻挠,但亨德尔仍然瞒着父亲弄到一架旧钢琴,趁家里人熟睡之时从床上悄悄地溜出来,爬上屋顶阁楼,在那里苦练。

巴赫的故事与之类似。他的哥哥也是音乐家,由于他嫉妒弟弟的才能,不给他乐谱。但是,那时巴赫的热情之火已经燃烧起来,用任何办法也已经扑灭不了了。于是他在深夜偷了哥哥藏起来的乐谱,在月光下抄写下来。正因为这样,巴赫才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看来,天下的父母除了应该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的重要,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欠缺。

救救孩子:恨铁不成钢要不得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极度催逼自己的孩子,引起孩子逆反,于是,父母“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越来越严厉,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再来看看多湖辉的《幼儿才能开发》,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的教育思想。铃木为什么能成为大教育家?因为他小时候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父亲。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家长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

“60分怎么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60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

“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夺名次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90多分非要争100分,一次100分不够,非要次次100分。儿子啊,儿子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了吗?”

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儿子陡然觉得身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

“爸爸,这样学习就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

“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其他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

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铃木的脑海里,铃木使劲地点了点头。

从此,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习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

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生活的地球几乎每天都在经历灾难,地震、水灾、火灾、风灾,数不胜数,可万物依然生机勃勃!靠的是什么?难道不是生命的力量吗?从此一种信念深深根植于他的思想,那就是干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缺少生命力!

接着他到德国留学,跟当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成了好朋友,直接了解到爱因斯坦博士不仅物理学的造诣达到了最高峰,而且人品高尚,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尽管物理同音乐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一般认为,这是显示爱因斯坦博士天才的一个插曲。而铃木则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认为:“掌握某个领域最高能力的人,同样也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

回国后,铃木在教孩子们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小时候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上学之后,就慢慢地变得暗淡无光了。他感到日本的教育缺少人情味,缺乏生命力,“已经把人世间最大的求知欢乐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世界上有没有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呢?他思索着,寻找着。

不久,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可口才好得不得了。应该说口语是很难掌握的,可为什么小孩子的口语都学得那么好呢,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奥秘,他想。

于是,他向孩子们请教:“爸爸妈妈是怎么教你们的?”孩子们回答不出来。他就去找孩子们的父母,询问孩子能说会道的原因,一个个正为孩子发愁的家长气得差点没把他当精神病患者送进医院。

而铃木先生则欣喜若狂地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的方法恰恰就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好到什么程度?好得连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了!”他认为:“真理就平凡得像阳光、空气和水。我们找不到它的时候,它是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它又变得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铃木先生领悟到了孩子说话这种方法和奥秘之后,用它来教授小提琴,结果培养出数个莫扎特式的小提琴神童,全世界为之轰动,他的追随者仅在美国就有200多万。

他在联合国大会上作演讲,建议“把全世界的扩军国策变为育儿国策,让最优秀的科学家不是去研制毁灭人类的武器,而是用来教育孩子。从0岁开始,30年后,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认为这是一场文质彬彬的革命,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苦难。

铃木经常给日本的母亲们做家教报告。他把日本的母亲称为“半狼母亲”。因为他觉得从物质生活和生理生活上讲,日本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好的母亲,她们为了孩子节衣缩食,为了孩子可以献出一切。可从孩子的精神生活上说,她们是“狼”,她们根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就好像农民不知道庄稼需要什么,往地里浇硫酸、盐酸,庄稼能不死吗?

他举了大量的“半狼母亲”的例子,说得日本的妈妈们一个个泪流满面。日本妇女研究会的会长含着眼泪说:“铃木先生,我们这些‘半狼’母亲该反思了!”

在我国,“半狼母亲”也是大量存在的。武汉的一位“半狼母亲”是“老三届”,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她认为小孩子“混”在一块容易学坏,便不允许儿子和小伙伴来往。有一次,儿子没听她的话,结果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孩子上学后,她管得更严了,不仅不许孩子和小朋友玩,还把家里的电视机也锁了起来,稍有不是便非打即骂。结果是孩子不但没学好,反而越来越糟糕,撒谎、逃学,还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你把我打死算了!”

母亲这时开始反思了:“看来光打不行,要恩威并用。”什么叫恩威并用?就是物质生活上充分满足他,学习上还是一个字:打。

打来打去,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专门喜欢女性的内衣。母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想办法纠正,反而把它作为要挟儿子的手段:“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我早晚要让你没法做人。”儿子变得更加闷闷不乐。

一天,儿子问妈妈:“你知道我整天在想什么吗?”母亲乐了:“你肯定在想,‘妈妈为我这么辛苦,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了成就才好报答她!’”不料儿子竟说:“不对,我在想将来长大后怎么把你杀掉!”

这话被母亲当做了戏言。不久,悲剧就发生了。母亲下班回到家,发现儿子又在看电视,便气急败坏地冲进儿子的房间,拿出在他枕边找到的女式内衣,一边晃一边嚷:“小流氓,今天我就要叫你不好见人!”

只见儿子眼睛发直,转身冲进厨房,没等母亲反应过来,菜刀已劈头盖脸地砍了过去。

在监狱里,有人问这个将母亲活活砍死的孩子:“你妈妈平时对你怎么样?”孩子哭诉道:“在生活上,没有比我妈妈更好的母亲,她不知为我吃了多少苦;可在精神上,她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这究竟是谁之过?

查:测测你的孩子是否超智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儿童记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儿童智力是不是超常的惟一标准,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虽然记忆力也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一般智力超常的儿童,都有记忆力强的特点,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记忆。但是,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智力发展超常的儿童,往往在这方面有着较突出的表现。

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书本上的东西,对读书是一点也没有帮助的,而且终究是会遗忘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儿童惊人的背书能力,视为智力超常的表现。

宋朝高宗时候,朝廷在全国各地选出了100多个“神童”,但是这班神童都不能成大器,对国家一点贡献也没有。推究原因,可能就在于片面地训练儿童的背诵能力,用死记硬背代替了想象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宋高宗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赏赐过的神童,没有一个登科显名?”臣僚们回答:“这班童子仅仅能诵读,不懂义理作文。”意思是说他们只会背书,但并不理解,更不会运用。

看来,记忆力的好坏并不能证明是不是天才。那么,衡量一个儿童是不是超常,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吗?

相对地讲,智力测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怎么进行智力测验呢?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任教的罗伯特·斯腾伯格博士致力于研究一种“多方面”的测验,这种测验考虑到了其他素质,如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法国《问题周刊》上登载了一个表格,可以测试你的孩子是否属于超智儿童:

项目得分

上学前就会识字6

爱看书,看得快2

对字典和百科全书表示有兴趣2

虽很快学会了读,但写有困难1

喜欢和年龄较大的孩子或成年人交往2

喜欢交谈2

提出许多问题要求解答3

生性好分心,可一旦入了迷,能表现出

很强的观察力和洞察力2

评论他人1

讨厌常规(洗澡,重复的练习)1

对不公平的事很敏感(即使与己无关)2

有幽默感2

喜欢复杂的游戏(中国的七巧板,国际象棋)2

喜欢独自一人劳动2

对天下万物、对人类起源感兴趣2

不做明显努力就能获得好分数2

具有发挥性审美感2

爱好常变1

在小学时人缘好,上中学后不如小学人缘好1

你的孩子如能得13分或14分,就表明他具有早熟的特征。

小说教育孩子没那么复杂免费在线阅读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